黒格尔哲学135句精选

2023-12-14 11:37:30 来源:句子摘抄 点击:59

哲学家黑格尔简介

1、哲学大师黑格尔

(1)、4 、黑格尔,G.W.F.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辩证法大师、渊博的学者

(2)、1966年,《词与物》出版,作者是萨特之后一代法国知识分子中最耀眼的那颗明星——福柯。《词与物》大概可以算得上福柯最“结构主义”的一部著作,而此时,与福柯一同挑战萨特以及他所代表的一代思潮的,就是各位结构主义者——虽然他们的思想彼此之间迥然不同——杜梅泽尔、罗兰·巴尔特、列维–斯特劳斯、阿尔都塞和拉康。

(3)、在叔本华能够作答之前,叔本华的友人,生理学家利希滕施泰因却顶住并打断了这场争执,声言叔本华所用的动物机能这一术语准确无误,口试就此结束。

(4)、黑格尔很可能并未觉得自己仿佛显得一无所知,他还有其他的责任与烦心事更甚于向一个哲学上的崛起者展示自己的地位。他的助教弗里德利希·威廉·卡罗维(FriedrichWilhelmCarové)被指控为科策布的被刺提供了书面的合理辩护,黑格尔担心他自己会被怀疑为“民众煽动者”。此外,他还正忙于与施莱尔马赫的一场著名论战,施莱尔马赫对黑格尔心怀厌恶,与之相应的是,黑格尔对施莱尔马赫也颇为蔑视,俩人论战的焦点所在是威廉·马丁·莱布雷希特(WilhelmMartinLeberecht)因为颠覆活动而被大学解聘一事。黑格尔对解聘一事表示支持,而其讲座课程正被视为煽动民众活动的施莱尔马赫则反对解雇莱布雷希特。黑格尔还正对他的《法哲学原理》(GrundlinienderPhilosophiedesRechts,1821)进行扫尾的修改及润色工作。为雄心勃勃又爱好争斗的无薪教师举行考试,在黑格尔看来一定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无论如何,黑格尔都在完全知道叔本华所提出的将其课程安排在与自己课程对垒抗衡的时间要求的情况下,投票让这位“无所不知”的年轻哲学家通过了试讲。如果说叔本华与黑格尔之间这次小小交流的结果是对他将黑格尔的学生吸引到他讲座中计划的更大自信,那这一自信则实在是购买假货。

(5)、但是请注意,这不意味着主体碰巧想到的任何东西都真实有效。黑格尔相信,仍然有客观真理存在,但客观真理必须通过个体主体性的理性探究去达到、去认识。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古希腊观点的问题在于,公认的习俗和传统领域在某种程度上是专横的。它不容人置疑,个人怎么看它完全无足轻重。安提戈涅认为,在世者必须给死去的亲属举办葬礼,这是绝对真理,克瑞翁或任何别的什么人怎么想无关紧要。这事本身就是真实的。

(6)、黑格尔的美学思想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学体系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的具体表现。“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成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黑格尔分别对艺术的性质和特征、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和各门艺术的体系,进行既是逻辑的又是历史的分析。

(7)、1807年,黑格尔因为学校战时停课,一时无所事事。不久,他担任了海德堡物理学会名誉会员,后得到同乡尼特哈默尔介绍,前往巴伐利亚的班堡担任《班堡日报》的编辑。不久,精力充沛的黑格尔的《科学体系:第一部,精神现象学》在班堡与维尔茨堡出版。他把书寄送给谢林征求意见,但是谢林反应冷淡,他甚至说黑格尔剽窃了他的观点而又叙述不当。两人于是闹翻而决裂。

(8)、他在《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中称,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就像进了疯人院一样。而《附录和补遗》中的这段文字,就很容易让读者猜测到,叔本华在写作它们时,显然想起了自己那短暂的编外讲师经历,并着力想为自己在大学的失败经历做辩护:

(9)、黑格尔的著作以其覆盖面之深广而享有盛誉。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来理解哲学的历史和人们身处的世界本身――在黑格尔,这个世界通常被看成是“一个历史的行进,其中每一个相续的运动都是为解决前一运动中的矛盾而出现的。”

(10)、彼不悟进化之所以为进化者,非由一方直进,而必由双方并进,专举一方,惟言知识进化可尔。若以道德言,则善亦进化,恶亦进化;若以生计言,则乐亦进化,苦亦进化。双方并进,如影之随形,如罔两之逐影,非有他也。

(11)、本书是第一本用英文所写的详尽全面的叔本华传记。为展现出其哲学的全貌,戴维·E.卡特赖特将叔本华置于其历史及哲学背景之中,讲述了他一生的故事。卡特赖特提供给读者的完全是一幅纪实性画卷。在这幅画卷中,卡特赖特探讨了叔本华破碎的家庭生活,他早年所受的对于其个性形成至关重要的诸多影响,他对于康德带有批判性的忠诚,他同费希特及歌德的个人交往,他同谢林的颇为矛盾的关系,他对于黑格尔的蔑视,他为使自己的哲学为世人所知所做的抗争,以及他对于自己迟来名声的反应。出现在这部传记中的叔本华,是一位血肉丰满的哲学家,他的哲学对于众多不同领域中的重要人物,诸如塞缪尔·贝克特、博尔赫斯、涂尔干、弗洛伊德、托马斯·哈代、托马斯·曼、尼采,以及维特根斯坦,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12)、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曾被人们捧作绝对真理,不久又被当成一个笑话,他本人也从哲学之神的地位跌落下来,成了一条“咸鱼”。这两种极端的做法都是非辩证的,许多人连一本黑格尔的书都没读过,就妄下定论,更是非客观的。由于黑格尔的哲学过于晦涩,对普通人来说显得不够友好,因此我们主要介绍他的生平,这样多少会使本文有些趣味。

(13)、(19)章太炎:《齐物论释》,收入《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第24页。

(14)、■ 19世纪70年代,福柯和萨特在巴黎街头

(15)、布鲁门巴赫与利希滕施泰因两人都告诉叔本华说,他们各自大学的教授将不会成为他设法获得职位的障碍,尽管事实上没有人熟知他的哲学。然而,布鲁门巴赫对他吸引听众的能力抱有怀疑。他感觉到哥廷根大学似乎并不需要更多的哲学讲座课程。哥廷根大学因为科策布被刺事件后的大学生骚乱而遭受了入学人数的急剧减少,其入学人数从大约一千三百名降低为六百五十八名。利希滕施泰因则更为乐观,写信说黑格尔在柏林重新激起了人们对哲学的兴趣。柏林大学有着人数要多得多的学生群体,学生人数约为一千一百名,叔本华决定前往柏林大学。

(16)、孔子关注的重点是为现实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提供准则与合法性的依据,这也是儒家一如既往的特征。儒者的安身立命之本不在于对概念进行抽象、为思想提供逻辑基础。

(17)、(8)章太炎:《与黄宗仰》,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第78页。

(18)、■ 新偶像们,左起: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

(19)、黑格尔哲学没有真理,没有清晰,没有思想,甚至欠缺人的理解力,但却以让人恶心的胡说八道、满嘴歪理加以包装,成为被指定的、享有特权的课堂哲学,因此是毫无意义的东西,养肥的只是其作者。我的哲学与其同一时间出现,虽然有黑格尔哲学所欠缺的一切素质,但由于我的哲学并不是根据任何哲学之外的目的剪裁而成,所以,在那段时间里并不适合在课堂教授,也因此正如人们所说的,无法以这种哲学达到什么目的。正如黑夜以后就是白天一样,接下来的结果就是黑格尔哲学成了一呼百应的一面旗帜,而我的哲学则既没有获得赞誉也没有学生。(《附录和补遗》)

(20)、无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2、黒格尔哲学

(1)、在这些日记段落里,克尔凯郭尔一直在描述自己的观点,然后,他直接将讨论与苏格拉底联系起来。克尔凯郭尔和苏格拉底一样,认为外在事物的知识与作为主体的人的知识无关。他写道:

(2)、(分三个主要部分:小逻辑、自然哲学、精神哲学)

(3)、在纯粹光明中就像在纯粹黑暗中一样,看不清什么东西。

(4)、无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5)、概言之,虽然章太炎的中国传统学问根基深厚,对佛教哲学也用力很深,但当时他能与其他传统学者区别开来,以庄子“齐物论”为基础,建立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很大程度上,在于章太炎对包括黑格尔哲学在内的西方哲学、西方思想的研读与批判,尽管其中不乏误解和误用,但也难以掩盖一个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大思想家章太炎的戛戛独造之处,乃至他在对东西新学进行批判性吸收与发挥过程中的主体性。

(6)、■ 罗伊斯(JosiahRoyce,1855—1916),美国哲学家,绝对唯心主义代表,曾任哈佛大学教授和英国科学院名誉院士,代表作有《哲学的宗教方面》《近代哲学的精神》《世界与个人》等。

(7)、1916年秋季,黑格尔来到巴登公国的海德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接替了弗里斯的职位。10月28日,黑格尔发表就职演讲,公开宜称“普鲁士国家就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一反他青年时的论调。那时,他崇拜卢梭,崇拜拿破仑,向往资产阶级的民主与自由,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热烈地向往革命。并且,他与他的同学们一起在图宾根近郊种植了一棵“自由之树”。这前后不同的态度,表明了黑格尔的思想日渐保守。但他的学术水平却无可挑剔。第一年,他的学生有四个,第二年便一下增为十个。这一年,他的《逻辑学》第二卷主观逻辑、概念论出版,列宁称赞这部书说:“在黑格尔这部最唯心的著作中,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矛盾’,然而这是事实。”

(8)、1821年,黑格尔出版了《法哲学原理》。在书中,黑格尔宣称君主立宪是最高、最完善的政体,这表明,黑格尔又站到了资产阶级立场方面去了。阿尔腾斯坦大臣复函黑格尔,称他为“普鲁士复兴的国家哲学家”。

(9)、有人十分反感黑格尔对于中国哲学特别是对孔子的“贬低”,因为黑格尔认为孔子的《论语》只不过是一些道德教条,是非哲学性的。当然,我们也应该肯定黑格尔的思维敏锐。

(10)、*笔者注:“鲁一士”“詹姆士”即“罗伊斯”“詹姆斯”旧译。

(11)、藉此“俱分进化”主张,章太炎表明了他对现代性与社会进化论的警惕和担忧——现代性与进化论并不一定会带来福祉,反招致苦难。(13)

(12)、黑格尔还探究了苏格拉底的反讽,这对克尔凯郭尔非常重要。黑格尔解释说,苏格拉底一开始会让对话者基于普遍公认的对事物的理解,谈论一些话题。为了让别人这样做,苏格拉底假装自己对所讨论的东西一无所知,需要人指教。一旦别人开始阐述公认的观点,苏格拉底就可以大做文章,证明其内在的矛盾。苏格拉底相信,他能以这种方式帮助别人认识到他们自己的无知。

(13)、    越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就越是谦逊。越是谦逊的人,越不爱炫耀自己。哗众取宠,喧宾夺主,骄傲自大的人,其实都是一些浅薄无知的人。就像空马车一样,马车越空,噪音越大。  

(14)、■ 詹姆斯(WilliamJames,1842—1901),美国心理学之父,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先驱,曾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代表有《心理学原理》《实用主义》《彻底经验主义论文集》等。

(15)、19世纪德国的叔本华(相比还有一大批哲学读者)被黑格尔的著作搞得很痛苦,20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也是如此。

(16)、在缴纳必需的款项后,黑格尔获得了参与授课资格的答辩机会,他写了一篇《论行星轨道》的论文。在这篇论文里,他也像谢林一样,批判康德的思想,但文中已经隐含着二人的分歧。获得讲师资格后,黑格尔受到谢林的邀请,一起在课余主编《哲学评论杂志》。两人的思想倾向并不同,但由于谢林要结婚而且离开了耶拿大学,所以他们还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17)、伯克同意了叔本华那自取其辱的要求:与黑格尔在相同时间段开设讲座。然而,学生却仍然是蜂拥着去听绝对理念的代言人授课,尽管这一理念(Idee)是通过黑格尔那浓重的施瓦本口音以“Uedäh”的发音来加以传递的。叔本华或许准确无误地说出了“i’de”一词,但仅有屈指可数的学生听见了这一发音。他1820年夏季学期所开课程的班上,仅仅吸引到了五个学生。无论其发音将会如何,都再也没有其他任何人能够想象这位初出茅庐的无薪讲师所必须说出的东西。但即便是这五位学生,也并未将这些发音标准的单词听足整个学期,叔本华从未将这门课程讲授到底。他宣布开设讲座的时间包括1820年至1821年冬季学期、1822年夏季学期、1821年至1822年冬季学期以及之后的1826年至1827年冬到1831年至1832年冬的所有学期。这些关于“一般哲学”的讲座课程一直都没有结课。他在柏林大学既未注册过任何一门课,也从未讲完过任何一门课。

(18)、年轻的克尔凯郭尔在这里清楚地表明,他迫切需要发现那个主观的、个人的真理,就像他所说的,一个“对我而言的真理”。跟苏格拉底一样,他拒绝社会已经接受的客观真理。他继续说道:

(19)、■ 叔本华及其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20)、1785年,一名15岁的少年考进了德国西南部的斯图加特市的文科中学,他的名字叫黑格尔,是税务局书记官的儿子。黑格尔的学习成绩优良,很喜欢读“闲书”,常跑到图书馆去涉猎美学、语言学、史学、神学以及哲学方面的书籍。在大人们看来,这是一个循规蹈矩、安分守己且枯燥无聊的“平庸少年”,即使他读过许多书,也不见得聪慧过人,倒像是个书呆子。老师曾送给他一本《莎士比亚剧作集》,并且在上面颇为幽默地题词说“你现在还读不懂”。

3、哲学家黑格尔是什么地方的人

(1)、19世纪德国的叔本华(想必还有一大批哲学读者)被黑格尔的著作搞得很痛苦,20世纪的法国哲学家也是如此的。

(2)、由于黑格尔的哲学适应了普鲁士国家的需要,他在柏林大学的讲座吸引了不少听众,黑格尔主义一时颇为流行。他的学生为他与歌德举办联合生日庆祝会,使黑格尔的影响更为广泛。1826年,叔本华再次来到柏林大学讲课,时间仍与黑格尔讲课时间相同,因无人听讲,他又悄然收场,黯然离去。但是,这时唯物主义哲学开始成长起来。黑格尔的学生费尔巴哈与他告别时说:“我听了您两年课,我两年来完全献身于研究您的哲学。但是,现在我感觉到需要求教于与思辨哲学直接相对立的其他科学,即自然科学。”后来,费尔巴哈成为了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3)、(2)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20第11页。

(4)、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5)、次年,黑格尔便回到故乡,开始了第二份家庭教师的工作。这时候的荷尔德林忙于谈恋爱,而年仅23岁的谢林已经受聘为耶拿大学的编外教授,成为大学生们的偶像了。只有黑格尔依然寄人篱下,在默默地教学与读书。

(6)、作为哲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黑格尔不仅在他自己所处的时代就成为了耀眼的哲学明星,在后来的一代代哲学家中,黑格尔仍旧一直是哲学讨论的焦点人物,颇多借鉴、批评、争议,甚至轶闻,都由他引发。

(7)、萨特的大作《辩证理性批判》(1960),与黑格尔思想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这一点,在他于1961年在罗马葛兰西学院与一群一流马克思主义者的讨论中暴露无遗。

(8)、黑格尔集以往西方伦理思想之大成,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伦理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黑格尔关于伦理的学说就是他的法哲学,其中包括抽象法、道德、伦理3个部分,中心是揭示自由理念的辩证发展过程。从哲学上看,黑格尔伦理思想的形式是唯心的,但其内容是现实的,方法是辩证的,它的成就对后世伦理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9)、黑格尔的著作以哲学的高度几乎涉猎了人类知识的全部领域:历史、自然、法学、伦理.....他那广博的知识与深邃的思考,至今读来依旧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10)、1828年,这时黑格尔58岁。第一学期,他讲授自然哲学时,听课学生68人;与此同时,里特尔讲授古代哲学史,讲课时间正与黑格尔相同,他的学生84个。这表明黑格尔哲学已出现衰落的迹象,但是,他在某些课程中,依然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例如,在他讲的关于证明上帝存在的说明时,听课学生约有百人,并一度达到200人。1829年10月,黑格尔接受普鲁士国王的任命,担任柏林大学校长职务一年,成为钦命青年导师。

(11)、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并不是超越于世界之上的东西,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因此,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12)、黑格尔对这名学弟大为赞赏,彼此建立起了友谊。1790年,谢林搬进来,与黑格尔、荷尔德林同住一间寝室,成为图宾根神学院的三剑客。后来谢林又参加了一个专门研究康德哲学的团体,而黑格尔却对此不闻不问,那时的他对哲学还没有多少兴趣。

(13)、在纽伦堡,黑格尔完成了另一部巨著即18181816年先后分3卷出版的《逻辑学》。这部著作的重要意义和它出版后遭到的冷遇形成鲜明的对照。它只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才得到了正确的理解、改造并加以应用。在黑格尔的体系中,《逻辑学》占有核心的地位。除了《精神现象学》之外,他把自己的其他著作都看作是《逻辑学》的展开和应用。《逻辑学》集中地体现了黑格尔把宇宙看成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有机整体的合理思想。在逻辑史上具有革命的意义。

(14)、黑格尔对于文学艺术非常喜爱,他每到一处,必先打听是否有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在此地。在柏林也是如此,他经常参加一些文学艺术集会。有一次,黑格尔听一场莫扎特乐典演奏会,一曲完了之后,黑格尔向该队指挥克莱因兴奋地表达自己的欢愉之情,但由于他不善言辞,越着急越说不清,口吃得越厉害,克莱因最后总算明白了黑格尔赞美的意思。他后来说:“这一来,我算真喜欢这位口吃的哲学家了。”

(15)、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他认为事物的更替、发展、永恒的生命过程,就是绝对精神本身。黑格尔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展示通过自然、社会和思维体现出来的绝对精神,揭示它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实际上是在探讨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揭示二者的辩证同一。

(16)、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存在主义哲学 技术哲学的创始人海氏从存在的角度解构了西方的哲学史,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存在(道,本源,存在的存在)的真理被遗忘的历史——海德格尔认为是“道”,“无”(logos)是世界的本源。所以在其哲学的核心处与中国的老子很有相似。

(17)、黑格尔哲学没有真理,没有清晰,没有思想,甚至欠缺人的理解力,但却以让人恶心的胡说八道、满嘴歪理加以包装,成为被指定的、享有特权的课堂哲学,因此是毫无意义的东西,养肥的只是其作者。我的哲学与其同一时间出现,虽然有黑格尔哲学所欠缺的一切素质,但由于我的哲学并不是根据任何哲学之外的目的剪裁而成,所以,在那段时间里并不适合在课堂教授,也因此正如人们所说的,无法以这种哲学达到什么目的。正如黑夜以后就是白天一样,接下来的结果就是黑格尔哲学成了一呼百应的一面旗帜,而我的哲学则既没有获得赞誉也没有学生。(《附录和补遗》)

(18)、纵览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熊十力、胡适、金岳霖、冯友兰、洪谦……各家思想

(19)、康德的哲学以批判哲学而著称,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都是在其批判的基础上建立唯心主义体系的。康德的哲学可以称为先验唯心主义,谢林也是;黑格尔称其哲学体系为绝对唯心主义。叔本华后来也是随康德而出的,但是他的体系被称为唯意志论。

(20)、久而久之,黑格尔在耶拿大学逐渐感到不自在。许多学生不理解他,称他为“木头人”;学校领导又跟他过不去,始终不给他转正。更要命的是——他讲课没有工资!在尝到编外教师的辛酸之后,他给歌德写了封信,流露出去意。歌德为他争取了一百塔拉的年薪,但是这点可怜的收入解决不了生活问题,黑格尔不得不考虑另外赚点稿费。于是他与书商联系,开始出版《精神现象学》。双方约定先付给黑格尔一半的稿酬,等书稿全部写完并寄到时,再付清款项。

4、哲学家黑格尔简介50字

(1)、谢林(1775~1854)Schelling, Friedrich Wilhelm Josephvon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2)、稍后,在1908年7月10日《民报》上发表的《四惑论》一文中,章太炎借“布鲁东氏”之说又对黑格尔著名的所谓“存在即合理”、国家至上这样忽略个体的观点进行了批评,他认为如果按照“布鲁东氏”这样的逻辑会压制个人自由与权利,“是故一切强权,无不合理。凡所以调和争竞者,实唯强权之力。”就会造成“尊奖强权”、社会不公的结果,只是使强梁者得其自由,剥夺了弱势群体的自由,这实际是为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张目。而“布鲁东氏”这样的论点乃来自于黑格尔:

(3)、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1804年 7 月28日生于巴伐利亚,卒于1872年 4 月13日。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雅斯培尔斯 教育问题 存在主义哲学

(4)、苏格拉底方法的第二步,是制造预设的理念或定义与个体的现实经验之间的困惑,即普遍与特殊之间的某种冲突。苏格拉底隐含的目标是,展示对话者已经不加反思地接受了某些特定的东西为真实,并不曾仔细地加以探究。因此,苏格拉底指出对方观点中的矛盾,实际上是在号召个体回过头去批判地探究那些观念。关键之处在于,个体必须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检验一切被宣称为真的东西。

(5)、 186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831年11月14日,德国著名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逝世。

(6)、“我们可以断言,没有激情,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7)、原其立论,实本于海格尔氏,以力代神,以论理代实在,采色有殊,而质地无改。既使万物皆归于力,故持论至极,必将尊奖强权矣。名为使人自由,其实一切不得自由。后此变其说者,不欲尊奖强权矣?然不以强者抑制弱者,而张大社会以抑制个人,仍使百姓千名,互相牵掣,亦由海格尔之学说使然。名为使人自由,其实一切不得自由也。(14)

(8)、闲暇之余,他会借阅主人家的藏书,也正是这时候,他才大量阅读哲学书籍。康德关于实践理性的著作尤其受到他的重视,在给谢林的信中说:

(9)、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10)、得意之作的面世与听众的寥寥无几,这巨大的反差着实令人失落。

(11)、历史学家将黑格尔学派分为两个阵营,黑格尔右派的代表是柏林汉博德大学的追随者,他们拥护福音正统的宗教观念,拥护后拿破伦时代的政治保守主义。

(12)、    马克思的哲学从黑格尔那里所获得的教益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二是“自然向人生成”的目的论的世界观;三是“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三者之间具有层层递进、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13)、可以说,黑格尔串起了一部活色生香的欧美哲学小史。

(14)、不过对在德国如日中天的黑格尔来说,叔本华的名号只在他脑中一闪而过。看着眼前爆满,过道上也坐着人的教室,黑格尔只轻蔑地一笑,便将叔本华抛诸脑后。毕竟无需亲自查看,仅凭旁人的一点蜚语,就能想象出,仅有五个学生来听课的叔本华,在讲坛前是多么落寞。

(15)、没想到当时发生了普法战争,拿破仑侵入耶拿,邮局关门停业了。一群法国士兵冲进黑格尔的家里,把一切都洗劫一空。黑格尔只能把《精神现象学》的手稿塞进衣袋,逃到难民营去。他在人群中偶遇了拿破仑,后来回忆说:

(16)、对于福柯的抨击,萨特当然也做出了回应。L’Arc杂志于1966年底为他的回应出了一期特刊,刊名就叫“萨特回应”。萨特在文中如此批评福柯,说他:

(17)、《哲学科学全书纲要》是黑格尔在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多年讲授哲学课自用的教科书,是黑格尔生前亲自定稿和出版的著作,以纲要形式全面阐发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黑格尔哲学把“理念”看做世界的本原,认为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现象都是它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

(18)、(26)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三联书店,19第57页。

(19)、字自昭,四川金堂人。国内外久享盛名的西方哲学专家、翻译家,于黑格尔哲学无不精通,论述遍及黑格尔哲学的各个方面,他翻译的《小逻辑》,学术界公认为是继严复《天演论》之后影响最大的学术著作中译本;对斯宾诺莎、怀特海等西方近现代哲学家都有深入的研究。贺麟在中国哲学方面也颇有建树,1930年代创立了与冯友兰“新理学”相对的“新心学”体系,是现代早期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20)、蔡元培这里是在以西方的“哲学”体系标准立论,说最近五十年来之中国哲学情况,其实就是中国人对西洋哲学的译介,大体没错。可若以在地立场看,蔡元培之语大有可商榷之处,他这里尤其忽略了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哲学译介过程中的主体性与翻译政治的作用,以及他们在阅读、接受和使用过程中的再创造与再转化,这些可能是西方哲学东渐过程中最具有意义和最该详细阐述的内容。在此笔者以章太炎为例,从阅读史角度说明之。

5、哲学家黑格尔简介资料

(1)、邓晓芒先生是国内研究黑格尔的专家。这本书可以踏踏实实地看懂,你甚至会觉得哲学很吸引人,作为入门很合适。

(2)、黑格尔左派,有时也被称为“青年黑格尔派”,他们继承黑格尔学说中的革命成分,在宗教方面主张无神论,在政治领域主张自由民主,其中包括费尔巴哈和年轻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30年代和1840年代,这些年轻的黑格尔信徒经常在柏林希贝尔酒吧聚会、争论,这里的氛围造就了对以后150年有很大影响的思想家们,形成了无神论、人文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基本观念。但是几乎没有一位黑格尔左派宣称自己是黑格尔的追随者,有几位还公开批评黑格尔的哲学,但是这种历史上的区分法仍然在现代学院哲学中使用,黑格尔左派对黑格尔的批评导致一个全新的领域―关于黑格尔和黑格尔理论的文学作品。

(3)、这种义务的实践只是形式的,不是自由内心的情感,不是主观的自由。孔子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际活动的基础。

(4)、黑格尔是保持着不单是历史意义上的重要地位,他的一生没有多少重大事件。在青年时代,他非常热中于神秘主义,青年时代他却藐视普鲁士而景仰拿破仑,他晚年是一个普鲁士爱国者,是国家的忠仆,安享公认的哲学声望。

(5)、“我看见拿破仑皇帝——这个世界精神——在巡视全城。”

(6)、阿多尔诺 Theodor W. Adorno 法兰克福学派 哲学家、音乐理论家、社会学家 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国哲学家之一

(7)、(22)山口诚一:《日本黑格尔研究一百年》,张桂权译,《哲学动态》1997年第9期,第41页。

(8)、02 黑格尔如何理解西方文化史中的苏格拉底

(9)、《世界史哲学讲演录(1822-1823)》

(10)、(17)章太炎:《建立宗教论》,《章太炎全集》,第410页。

(11)、哈贝马斯(1929~ )Habermas,Jügen于尔根哈贝马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法兰克福学派。

(12)、“我不能满足开始于人类低级需要的科学教育,我必须攀登科学的高峰。”

(13)、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国哲学家 前康德主义、德国唯心主义 主要领域: 认识论、道德哲学、政治哲学 著名思想: 绝对自我

(14)、首先,他要求将他的讲座在下一期课程目录当中予以公布。为办到这点,他要必须在1月中旬之前通过自己的试讲,而叔本华知道这一时间安排并无可能。如果没有被列在下一期课程目录上的话,他担心自己将会无法吸引到学生来听课。因此,他问伯克可否宽容地同意自己的要求,他提醒伯克,这在其他大学曾经有过先例。他希望他的课程被描述为涵盖了“一般哲学,亦即关于世界与人类精神本质的理论”,并特别强调他将每周开课六次。其次,他现在提出了将会引发教授狂怒的要求,他想要在黑格尔讲授其主要课程之时与其同时授课。

(15)、道德义务本身就是法律、规律、命令的规定。中国人没有所谓的法律,也没有所谓的道德,只是一个国家的道德。这种道德包含臣对君的义务,子对父、父对子的义务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义务。

(16)、本书是《哲学全书纲要》的第一部分,通称《小逻辑》,以区别于《大逻辑》(即逻辑学)。全书除导言外,共分: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三篇,反映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黑格尔的《小逻辑》是构成他的《哲学全书》的一个主要环节,它的好处在于把握住全系统的轮廓和重点,材料分配均匀,文字简奥紧凑,而义蕴深厚。初看似颇难解,及细加咀嚼,愈觉意味无穷,启发人深思。

(17)、1817年,黑格尔受到普鲁士文化教育卫生大臣阿尔滕斯坦的邀请,去接任费希特逝世后悬虚的哲学教席遗缺。1818年10月,黑格尔到柏林大学就任哲学教授,年薪比他在海德堡大学任教时多一倍,虽然他想从政的愿望再一次落空,但依然满意地呆了下来。1819年,叔本华也来到柏林大学任编外哲学讲师,他把开课时间定在黑格尔讲课的时间,结果,叔本华的听讲者人数寥寥,课程未授完,叔本华便悄悄离开了学校。

(18)、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德国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对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中文名: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外文名: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  别名:黑格尔  国籍:德国  民族:德意志人)

(19)、“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Wasvernünftigist,dasistWirklich;undwaswirklichist,dasistvernünftig.)」。此句出自《权利的哲学纲要》一书(《GrundlinienderPhilosophiedesRechts1820》。

(20)、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恩格斯后来给其以高度的评价:“近代德国哲学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化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1)、最重要的是,从思想史角度来讲,这种融合与批判,并没有因为章太炎对黑格尔的误读减弱了其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反倒充分展示了西学中渐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在地化”情形,即东西新学进入到近代中国后,为适应在地的思想语境及实际需求,必须经过不同程度的弯曲和变异,“非与我中国固有之思想相化”,才能更好发挥效力。(24)

(2)、    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思想的批判,主要有三次:分别是以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5年的《神圣家族》为代表体现出来。这三次批判都是针对黑格尔唯心论某些方面的观点,系统地从理论实质上批判黑格尔唯心辩证法,全面透彻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唯心辩证法之间的关系。

(3)、洛克主张要把年青人培养成有强健身体、有一定知识、有才干、具有优雅态度并善于处理各种事务的绅士。这种教育要从德、智、体三方面着手,在家庭中聘教师进行。

(4)、尽管如此难懂,但黑格尔的著作仍有一代代哲学家阅读、解读。黑格尔对后世的影响也鲜有哲学家可以比肩。

(5)、黑格尔简介:黑格尔为什么说中国没有哲学?黑格尔(1770~1831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哲学以绝对精神为其理论核心,构成了一切社会现象的本源和基础。在黑格尔看来,人类的历史和精神文化只是绝对精神自我展现、自我认识过程的一个环节。他认为,中国所在的东方是世界的开端,与此相应,中国精神是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直接阶段,是一种“实体性精神”。

(6)、   谁都知道“阳春白雪,和者盖寡”——越是精品,数量越少;越是人杰,和者愈寡;越是高处,越是孤寒……

(7)、清末时,章太炎非常关注西方哲学,从上海出狱到东渡日本后的这段时间,是章太炎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他一方面大量吸取西方思想、佛学、印度哲学,一方面又将这些思想同中国传统思想进行融会贯通,如王汎森教授所言,他“既反对毫无保留地吸取西学,却又对传统重新加以塑造”。(2)这期间,章太炎尤好阅读日本翻译的西方哲学著作。如他在后来的回忆中所言:“既出狱,东走日本,尽瘁光复之业。鞅掌余闲,旁览彼土所译希腊、德意志哲人之书。”(3)

(8)、(11)章太炎:《俱分进化论》,收入《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第386页。

(9)、1793年,黑格尔终于大学毕业,但他并不想从事宗教事务,没有选择当牧师。大概是因为受了法国大革命和卢梭思想的影响,他前往瑞士伯尔尼游历,最终给一名贵族的三个孩子当家庭教师。

(10)、在其去世后,学说仍然搅动着欧美哲学界:美国有信徒罗伊斯和反对者詹姆斯意图约架的论战——让人想到熊十力和废名;法国则有首次引介黑格尔学说的“交际花”科耶夫的明星班,这课难的巴塔耶都睡着了,却依然坚强孕育了后来鼎鼎大名的拉康、梅洛–庞蒂、布勒东等;而当时法国哲学界的“杠把子”萨特和福柯,也因为对方的黑格尔立场隔空骂战——虽然游行的时候他们还是走在了一起。

(11)、   多年之后,当初的小男孩已经长大成人,每当他看到口若悬河、粗暴无礼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自以为是、目空一切以及随意贬低他人的人时,父亲那句话就会再次回响在他的耳边:“马车越空,噪音就会越大。”

(12)、■ 黑格尔及其代表作《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新版即将推出,敬请期待

(13)、安提戈涅认为,克瑞翁的命令只是一个暴君的独断而堕落的意见而已。意见本身并非真理,只是暴君的个人观点。他作为国王颁布这条刑罚的事实并不能改变这一点。安提戈涅认为,有一条更高的律法,乃是神所准许的做法,此律法命令人以通常的、体面的葬礼埋葬死去的亲属。黑格尔在讲课中提到这部作品,安提戈涅在剧中把这种律法说成“神明们的永恒律法”(theeternallawofthegods)。在安提戈涅看来,葬礼仪式是她必须遵守的一个自然的、客观的事实,尽管从人类的律法来看她的行为非法。自然的律法是绝对的,人类的律法则主观任意、反复无常。

(14)、黑格尔7岁时上小学,10岁时上中学,18岁时进入了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与神学。在这里,黑格尔的才能便充分显示出来了,他有极强的思辨能力。在神学院中,他除了学好必修的功课之外,对古代及近现代著名的哲学人物与作品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时,黑格尔形成了他自己关于世界观的体系,虽不完善,但足以证明他所遇到的事物。1793年,黑格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开始时,他先后在瑞士伯尔尼与法兰克福做过家庭教师。1801年,经当时著名哲学家谢林介绍在耶拿大学任编外讲师,由于他的学术水平高深,不久便升为副教授。这时,黑格尔仅仅35岁。身怀绝世之才的黑格尔不想平淡地呆下去,他有许多思想要向世人告白。于是不久,他开始写《精神现象学》。1806年10月13日,黑格尔匆匆脱稿,以便出版商及时出版。在书中,黑格尔高度地赞扬了拿破仑,称之为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他说:“我看到皇帝——这个世界灵魂,骑马穿城而过,去检阅军队。”

(15)、叔本华会在后来告诉他的友人卡尔·贝尔说,他通过这场争执让黑格尔露出了他那“一无所知先生”的面目。尽管他最终会厌恶黑格尔胜过厌恶其他任何人,但尤其令他感到震惊的是他所亲眼见到的黑格尔对于自然科学的无知。这场在五十岁老教授与三十二岁雄心勃勃的编外讲师之间所进行的小小交流对双方均未产生良好影响。黑格尔所做的是力图使叔本华阐明他所使用的“动机”这一术语,这一术语被前者理解为了某个行为的原因,而在后者的理解当中,它却是某种引发出某个行为的认知。叔本华很可能是为了使他的这位询问者感到尴尬而抓住黑格尔对于“动物机能”这一术语的误用不放,他并未阐明自己的观点。黑格尔本来应该将这位年轻人带回到自己最初所询问的问题,但他反倒中了对方的计,这场争执最终变成了一场关于“动物机能”意义的争执。利希滕施泰因所作的打断以及他对自己年轻友人的支持,为黑格尔与叔本华两人都提供了一个此次辩论的自然而然的终结。

(16)、施影响于: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鲍威尔(BrunoBauer)、托洛茨基、布拉德雷(F.H.Bradley)、汉斯?昆(HansKüng)、海德格尔、萨特、巴特、哈贝马斯、伽达默尔

(17)、(3)章太炎:《菿汉微言》,收入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下),中华书局,19第734页。

(18)、黑格尔断言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现实的。他承认,甚至还强调,凡经验主义者所以为的事实,都是不合理的,而且必然都是不合理的;只有把事实作为全体的样相来看,从而改变了它的外表性格,才看出它是合理的。尽管如此,把现实的和合理的同一看待,不可避免地仍旧要造成一些与“凡存在的事物都是正当的”这个信念分不开的自满情绪。

(19)、   黑格尔在大学教书时,因他研究内容的晦涩,选他课的学生极少,一天,他去讲课,走进课堂里发现只有一名学生,他仍然认真地讲,并在结束时对这名学生说:谢谢你选了我的课!可是,这名学生却说,我是走错了教室,您来了以后我才发现,但是看到教室只有我1个人,我不好意思离开,其实,您讲的东西我一句也没有听懂……

(20)、《辩证理性批判》出版几年后,抨击也随之而来。

(1)、当萨特因公开支持《121人宣言》而与法国当局闹得不可开交时,最后法国总统戴高乐出面说了句“你们不要囚禁伏尔泰啦!”,这被视为萨特崇高威望的一则生动体现。

(2)、1820年夏季学期的一节课前,当黑格尔如往常一般走入柏林大学的教室时,他难免要想起小他近二十岁的叔本华。正在此刻,同样在柏林大学,叔本华也即将开始他的哲学讲演。

(3)、(13)可参看汪荣祖:《章太炎对现代性的迎拒与文化多元思想的表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1期(2003年9月),第145-175页;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第104-111页。

(4)、一个人必须在认识任何事物之前,首先认识自己……只有当他已经内在地理解了自己,然后看见了摆在前面的道路,这时他的人生才能得到宁静和意义。

(5)、第十章法兰克福的哲学家《论自然中的意志》自由是个谜《论人类意志的自由》 倡导同情的哲学家《论道德的基础》.为素描着色当两者以我的名义聚在一起之时无法无天的乌合之众(Canaille)写给世人的哲学附录与补遗第十一章声名乍现,生命尽头成名的喜剧没有意志,没有表象,没有世界参考文献

(6)、个性像白纸,一经污染,便永不能再如以前的洁白。

(7)、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曾任柏林大学(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的校长。

(8)、(24)但吊诡的是,一旦真正地服从于在地的需求,并委屈迁就之,其结果势必又会与其本初的原则相悖反,形成一非驴非马现象,失却其效力和锐气。故此,陈寅格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评价佛教输入中国时曾指出:“是以佛教学说,能于吾国思想史上,发生重大久远之影响者,皆经国人吸收改造之过程。其忠实输入不改本来面目者,若玄奘唯识之学,虽震动一时之人心,而卒归于消沉歇绝。”进一步,陈先生又总结与提示道:“窃疑中国自今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诏示者也。”以上两处引文见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收入氏著《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第2284-285页。

(9)、黑格尔针对西方哲学和文化的发展,讲述了一个总括性的故事,但又总是让所讲的故事与他所处的时代挂钩。当时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已经结束,学生们着迷于学习黑格尔描绘的历史上的各种势力,因为黑格尔的史学不仅启发他们理解历史上的一些特殊时期,也可以帮助他们理解自己所处时代方方面面的发展。

(10)、(21)夏特里埃(RogerChartier):《文本、印刷术、解读》,收入林·亨特(LynnHunt)编:《新文化史》,江政宽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第221页。

(11)、(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收入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73页。

(12)、夹杂着对站在哲学界之巅的学术明星挑战失败的挫败感,也带着一点对其理论的不屑一顾,或许还夹杂着早先阅读那些晦涩的著作时的头晕目眩,叔本华真是恨透了黑格尔。除却与他同时开课挑战权威,叔本华在书中也不断表达着对黑格尔从外貌到观点的全面攻击。

(13)、温布尔登学校看世界第三章父亲亡故;哲人诞生海因利希·弗洛瑞斯之死约翰娜的重生一位伟大的妈妈?阿图尔的解脱第四章大学岁月费希特与柏林第五章更优的意识、原因、根据及冲突更优的意识入门问题《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1813)生成 理性与认知存在行动 结语魏玛第六章歌德、色彩与东方之光古印度的世界第七章德累斯顿的单一思想《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前言及阅读指南第一篇:认识论第二篇:自然的形而上学第三篇:艺术的形而上学第四篇:伦理的形而上学第八章落败柏林柏林《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的评论哲学反应第九章我不是柏林人老妇与重负柏林之外的空隙回到柏林再次逃离柏林,幽灵的形而上学

(14)、主观真理的理念,对年轻的克尔凯郭尔非常有吸引力。1835年夏天,他来到哥本哈根以北的西兰岛北部(northernZealand),在闲暇中拜访了这里的一些小镇和小村庄。在他的第一本简称为《日记AA》(JournalAA)的日记本里,他记下了这次短暂旅行留下的印象。对年轻学生克尔凯郭尔而言,这是一段重要的时期,因为那时他在学习方面似乎还没有取得什么特别迅速的进展。其中一个原因或许是,他仍然有点不确定人生的下一步要怎么走。他详细描述了他对人生方向的犹疑和彷徨。1835年8月1日,他在小渔村吉勒莱厄(Gilleleje)写道:

(15)、虽然法军抢劫了他,但他却依然希望法国人取得胜利,因为这样才能摧毁德国那令人厌恶的专制制度。在法军退出后,黑格尔成功将《精神现象学》寄出,得到了全部稿费,歌德与其他朋友也给他送去了一些钱,帮他度过了危机。